8月12日,在中国石油长庆电网第二集控中心,原本分散在不同区块的值班员,在大监控生产运行模式下,集中统一运维陇东油区电网。长庆油田清洁电力开发项目部依托“大监控”运行模式,将一线变电值班人员集中至区域监控中心与操作维护班,在实现站所无人值守...
8月12日,在中国石油长庆电网第二集控中心,原本分散在不同区块的值班员,在大监控生产运行模式下,集中统一运维陇东油区电网。长庆油田清洁电力开发项目部依托“大监控”运行模式,将一线变电值班人员集中至区域监控中心与操作维护班,在实现站所无人值守的同时,大幅提升电力生产运行效率。
该项目部探索推行“区域监控、分级调度、枢纽运维、无人值守”模式,构建起“1+2+N”生产组织构架,形成“两级双岗双运”运行模式,建成数字化调控中心1座、区域监控中心2座、N个操作维护班,构建起协同高效“大监控”构架。
该项目部从搭建OPEN3000系统,到推进集控模式,再到实现自动化运行,推动油田智能电网从“蓝图”变为“实景”。依托电网智能调控、清洁电力监控、电量智能管理等平台综合运用,将电网数据与信息网有效融合,实现与“大监控”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现场智能管控,形成协同高效的智能化电网管理体系。
该项目部从系统完善、终端改造、通信优化三个维度精准施策,深耕电网设备智能升级,推进电网前端设备智能化、隔离开关电动化、PT柜自动化等技术落地,推广线路故障在线监测定位系统,实现故障精准查找、快速定位、及时隔离。拓宽“用数据驱动分析、用数据支撑判断、用数据优化管理”的运维渠道,推动电网应急处置精准直达,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9%。
该项目部围绕光伏运维管理,在陇东、陕北两大区域监控中心部署数字化协同控制系统平台,实现输配电网及清洁电力场站统一调度、集中运维、集约管理,打造清洁电力监控平台,实现光伏、风电、储能等清洁电力场站统一接入与集中监控管理,使新能源场站数据指标在线可测、发电容量实时可调、并网开关远程可控、设备状态双模可察,以数智技术构筑起新型油田电力系统。
针对新管理模式,该项目部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打通跨部门、跨层级沟通链路,明确联动职责与响应流程,实现监控指令与现场执行无缝衔接,形成“全域感知、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闭环联动格局,提升“大监控”体系协同能力。
如今,依托“大监控”运行模式,该项目部重构数字化生产组织架构,使值班人数大幅下降,同时应用视频联动、无人机巡检、一键顺控、AI智能识别等数智技术,构建交互联动的视频监控网络,电网安全风险识别与隐患整改时效大幅提升,油田新型电力系统正加速形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