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剑桥大学硕士竟然在上海动物园当饲养员?这种反差感让“00后”姑娘马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多数人关心她“低就”的动机,没有意识到年轻人“为爱发电”的勇气和执着。 选择热爱 做什么工作,热爱是关键,与自己是哪所名校毕业的无关。优秀...
英国剑桥大学硕士竟然在上海动物园当饲养员?这种反差感让“00后”姑娘马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多数人关心她“低就”的动机,没有意识到年轻人“为爱发电”的勇气和执着。
选择热爱
做什么工作,热爱是关键,与自己是哪所名校毕业的无关。优秀的学历只是让马雅们有了更多“选择热爱”的主动权。
查看马雅的学历,就会发现名校光环下容易被忽视的热爱——从南京外国语学校毕业后,马雅前往英国深造,本科读生物科学专业,硕士阶段在剑桥大学,攻读的正是兽医学。
“我从小就喜爱动物,渴望和它们打交道。”马雅身边的亲朋好友没有相关从业经历,或许是天性使然,五花八门的电视节目里只有自然纪录片能够把她“吸”在椅子上。别的孩子去动物园走马观花,她却在喜欢的动物展区里舍不得离开。
就连她的业余爱好也和动物有关,会攀岩的马雅说自己很羡慕岩羊,羡慕它们在岩壁上的自信和淡定。
喜欢跑步的她最爱的体型较大的猫科动物,例如猎豹、猞猁。不难猜,她喜欢它们矫健的身姿。
“这个懒洋洋的是小白,喜欢吃鸡蛋,补充蛋白质。”站在展区里,指着趴在树上的一只小熊猫,马雅一眼就认出了它,其他10只小熊猫,她也能准确看出每只的特征,并分别叫出它们的名字。
业余时间,游客常常在乡土动物区或“动物奇妙夜”自然导赏活动中看到担任副领队的马雅,她愿意和大家分享动物的知识和趣事,这也是因为热爱,别无其他。

梦中情岗
觉得剑桥大学硕士去动物园是“低就”,这一想法折射出传统动物园的身份认知困境——人们认为,传统动物园的主功能是展示游览,只要把动物养活养好就行了,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
然而,真正谋求长远健康发展的动物园,早已不是养活养好动物那么简单。
“以前是喂饱、喂好,现在是喂得健康,所以去年我们减少了水果用量,补充更多动物在野外生境会食用的食物。动物园采购的水果在种植时是为人考虑,追求甜度,动物不好多吃。”上海动物园副园长马强举了一个饲料的例子,怎样的食物是野生动物在“老家”经常吃的?“菜谱”具体内容是什么?迁地保护环境下,一些食物难以寻觅,加入本地食材的话,什么种类和配比才是“黄金比例”?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就要跳出传统兽医学的范畴,招纳营养学、生态学等方面的人才。
又比如近期刚启动的熊山展区改建项目,如何找到保障动物福利与优化科普游览体验的平衡点,以及从根本上杜绝游客投喂的行为,还需要建筑设计等专业人才的支撑。
近年来,上海动物园动物繁育种类每年维持在70种以上,成为国内唯一实现四大类人猿都有繁育的动物园,靠的是在动物遗传学、繁育学、行为学等领域长年的积累。
所以,动物园早已不是上世纪征地工、技校生“拿来就能用”的状态。尤其是近十年,随着一批老同志的退休,上海动物园的职工队伍加速新陈代谢,目前饲养员队伍的平均年龄已经降到36岁,152位饲养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比例达到74%。
在上海动物园,像马雅这样的高学历人才并不罕见,还有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海归,国内知名高校、重点专业的毕业生就更多了,以至于近几年上海动物园推出的“野生动物饲养繁育岗”越来越吃香,被不少年轻人视作“疗愈圣地”“梦中情岗”,竞争激烈。
高素质年轻人才的聚集,正是动物园转型升级的积极信号。
这里“不一样”
这种变化,渴望成为饲养员的马雅早已察觉,2023年入职后,动物园还是给了她不少惊喜。
首先是轮岗,在上海动物园,六大“部门”几乎两到三个月就要换一个。“食草、食肉、灵长类动物我都养过,最近又换到了繁育中心,学习怎么帮助动物受孕,还要会助产,帮动物哺育幼崽或人工奶娃等等,太有趣了!”马雅坦言,纸上得来终觉浅,这下真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感觉自己有太多功课要补上。
其次是科研,所有年轻饲养员每年都要给同事、前辈上一堂“公开课”,讲述自己在饲养工作中的发现和心得。如果想进一步钻研的,还可以申请园级课题。
就在最近,马雅壮着胆子,给台下的“老法师”们讲了自己在饲养营养学方面的一些见解,得到了肯定和鼓励。
她还和同事朋友研究起了小熊猫抓握食物是用左手还是右手。她说:“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前肢都拥有正常的五根手指,只有小熊猫等少数动物进化出了‘伪拇指’,更好地抓握食物,但小熊猫有的用右手,有的用左手,我们好奇这是不是一种进化策略。”
虽然搞清楚小熊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在现阶段未必有很实用的价值,但动物园鼓励年轻人去尝试,这让马雅觉得,现在的饲养员真的不一样了,只要有热爱、有想法,就能有很好的发展。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觉得动物园没有存在的必要。对此,成为“不一样”的饲养员的马雅有了更深入的看法。
她参加了上海动物园和成都动物园合作的豚鹿野放项目,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但圈养种群主要集中在这两座动物园,把它们养得健康并训练得能够独自适应野外环境,是动物园的职责,也是圈养野生动物回归自然的必要前提。
马雅说,动物园的最重要功能是保育动物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很多在野外绝迹的动物最后的“火种”就保留在动物园,帮助它们恢复并壮大种群,最终回归曾经的乐土,这是动物园存在的意义之一,也是她想做的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