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首次暗示激进加息可能到尾声!“新美联储通讯社”高呼加息可能放缓

来源:网络 时间:2022-11-03 09:56 阅读量:9619   
分享:

正如市场预期的那样,美联储继续其前几个月75%的激进加息。不同的是,本月,美联储首次明确表示,在决定未来加息步伐时,应考虑到加息影响的滞后性。美国东部时间11月2日周三,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在会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政策利率目标区...

美联储首次暗示激进加息可能到尾声!“新美联储通讯社”高呼加息可能放缓

正如市场预期的那样,美联储继续其前几个月75%的激进加息。不同的是,本月,美联储首次明确表示,在决定未来加息步伐时,应考虑到加息影响的滞后性。

美国东部时间11月2日周三,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在会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政策利率目标区间从3.00%至3.25%上调至3.75%至4.00%。这是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至此,美联储自今年1月以来已连续6次加息,自6月以来保持了自1994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次加息幅度。

与今年7月和9月的前两次加息一样,此次美联储加息也符合市场预期,FOMC投票委员均赞成加息75个基点。

与9月份的上次声明相比,此次美联储决议声明最大的不同在于,在重申降低通胀的承诺后,增加了两句新的话:“委员会预计,为了保持货币政策立场足够的限制性,并允许通胀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回落至2%,目标区间(政策利率)继续上升是合适的。

为了判断未来目标区间的上升步伐,委员会将考虑货币政策的累积收紧程度、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胀的货币政策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美联储自启动75个基点的激进加息以来,首次在决议中承认,应该认为加息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是滞后的。

媒体评论称,新的两句话让美联储决策者坚定了抑制高通胀的决心,但同时也承认加息的影响是滞后的。美联储暗示,抑制通胀的激进加息可能会结束。

紧接着美联储决议公布后,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记者尼克·蒂米罗斯(Nick Timiraos)在文章中指出,通过承认加息的影响是滞后的,美联储官员在暗示加息的步伐可能会放缓。

文章称,一些美联储官员已经暗示,他们希望很快放缓加息步伐,并可能在明年初停止加息,以观察今年加息对经济的影响。他们希望降低经济不必要下滑的风险。但其他官员表示,讨论这一点还为时过早,因为通胀仍然很高,高通胀在经济中普遍存在。

文章认为,随着利率达到可能限制支出、就业和投资的水平,这场关于未来加息多少的争论可能会愈演愈烈。

AllianceBernstein资深美国经济学家Eric Winograd评论称,美联储的决定表明美联储可能愿意放缓加息步伐。除了观察数据和市场,他们现在考虑的是现有行动的累积影响,对经济的影响会滞后。多数估计显示,需要9到12个月才能感受到加息的影响,最大化影响需要12到18个月。美联储首次加息才八个月,所以有理由放慢速度。

美联储加息决定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75个基点、明年2月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概率下降。

重申将通胀控制在目标之下的承诺,未来继续加息是合适的。

该声明的新措辞出现在表示利率决定的段落中。在加上这些话之前,美联储继续重申FOMC的双重目标,即实现充分就业和2%的长期通胀率。在表示决定加息75个基点以支持上述双重目标后,美联储继续重申其今年3月的声明:“委员会预计,保持目标利率区间上调将是合适的。”

与之前7月和9月的两次声明一样,美联储的这次会后声明继续重申了6月声明中的新句子:“委员会强烈承诺将通胀率降至2%。”重申美联储继续密切关注通胀风险,高通胀反映了温和的能源价格上涨和生产增长。

本次会议的声明继续重申了3月份声明中首次提到的俄乌冲突影响的声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行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困难,并保留了与7月份相同的声明:俄乌冲突“相关事件正在对通胀造成新的上行压力,并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

与7月和9月的声明一样,这份声明在上述俄乌冲突影响发生后不久,再次重申了FOMC在5月份增加的“高度关注通胀风险”。

在评估经济时,这份声明继续重申了6月份说过的话:“最近几个月就业增长强劲,失业率保持在低位”,并继续重申了3月份对通胀的评估:通胀仍然很高,反映了与新冠肺炎疫情、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更广泛的价格压力有关的供需失衡。

在去年9月份的声明中,美联储将7月份的声明“最近的支出和生产指标有所减弱”改为“最近的指标显示支出和生产增长温和”。这份声明从9月份开始延续这份声明。

重申5月将按计划继续缩减规模。

今年5月,美联储宣布了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路线,从6月1日起,将减少债券头寸。首先,它将每月减少3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175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三个月后,每月最高减少一倍。

与6月、7月和9月一样,此次声明并未重申上述路线,而是表示将根据5月公布的缩线继续减持国债、机构债和机构MBS。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文推荐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